字源坊字体库

楷书字体上,楷书字体上画圈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楷书字体上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楷书字体上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正楷字怎么写?
  2. 楷书如何占格?

正楷怎么写?

要想写好楷体字必须掌握好笔法和字法。

执笔——苏东坡说:“把笔无定法,要使虚而宽。”五指执笔法:即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捏住笔杆(适当高度),保证笔杆不脱落;中指在食指下面搭在笔的外侧,既加强食指捏笔的力量,又发挥把笔往里钩的作用;无名指的甲肉之际抵在笔杆内侧,起着把笔往外推的作用;小指附在无名指的指肚下部,***无名指把笔往外推。握笔时要如古人所说:“令掌虚如握卵”,这样便于运笔。学书要经常练习握笔、钩回、推出和旋转笔杆(加上腕的作用)练习画直线和弧线。执笔的高低和是否悬腕、悬肘,由所书字的大小来决定,小字低执,枕腕;大字高执,悬腕;再大则需悬肘。

楷书字体上,楷书字体上画圈
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书法线条造型艺术。所谓笔法主要的就是怎样创造理想线条(点画)的用笔方法。

提按——笔按下去写,笔划就粗,提起来就细。就像人走路的两只脚,一只落下,一只提起,不停地交替一样,笔在写字的过程中也在不停地提按。惟其如此,才能产生出粗细绝不相同的线条来。

每写一个笔画,都有入笔、行笔、收笔三个过程。入笔有“露锋”法,顺笔而入,使笔画开端呈尖形或方形;有“藏锋法”,逆锋入笔,横画欲右先左,竖画欲下先上,使笔锋藏在笔画中,笔画开端基本呈圆形。行笔要学会“中锋用笔”,使锋尖常在点划中间运行。为使笔画有力度,还要学会涩势用笔,行中留,留中行,避免浮华。收笔有“露锋”(把笔逐渐提出纸面,画呈尖形,如悬针竖、撇、捺、钩),有“藏锋”(将笔尖收回画中,如垂露竖,笔画尾端呈圆形)。

楷书字体上,楷书字体上画圈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结字——又叫结体间架结构启功先生曾指出,写毛笔字一要把握间架结构,二要练好笔画特点。间架结构比点画特点重要。间架好的字,笔画特点不突出,也还顺眼;反过来就不行了。因此,认真研究并把握好字的结体规律十分重要。所谓“初学分布,但求平正”。

学写字应先从楷书或隶书入手。掌握各种笔法后再学其它书体就有了基础。临帖是练好字的必需手段。不临帖,全凭自己想法随意写,是上不了路子的。学写毛笔字一定要有恒心与毅力,要持之以恒,戒骄戒躁,不能一曝十寒。常说:“只要工夫深,铁杵磨成针”。

楷书如何占格?

楷书占格是由楷书的规范性、正规性特征所决定的。占格写楷书有利于强化楷书的整齐划一,庄重典雅,是楷书书写的重要方法。古代书家写楷书,尤其是小楷,通常是占格写的,比如文徵明写小楷多数是占格写。而王羲之、王宠等写小楷却一般不占格。

楷书字体上,楷书字体上画圈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一、占格写楷书有两表现形式

1、先打格,后写字。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,一般在下笔写字之前,先根据纸张的尺寸和要写的字数,确定书写格子的大小,然后打好格子再写字。古人打格子一般用毛笔,但不好操作,弄不好就会打得粗细不匀。现在有专门的针管笔打格子很好用,我有时也用铅笔打。目前,市场上有很多打好格子的印刷纸,不仅格子打得均匀,而且一般会用金线、朱线打格,清晰美观,虽然贵一些,但真的好用。

2、先写字,再打格。这种形式多见于魏碑书法,往往是按行列整齐地写好字,然后再用毛笔醮淡墨——也有用淡朱墨的——在字的四周画上格子,这主要是装饰了,打出的格子有时也参差不齐,但却能够制作出碑刻效果和金石意味。我不写魏碑,也不喜欢这种方式,感觉很乱。

二、占格写字占多大比例合适

占格写字,字在格子中占多大比例是个技法问题。如果字在格子中太满则显得拥挤、局促,通篇下来就感觉不透气。如果字在格子中太小,则显得弱不禁风,小气漂浮,也是不好看的。

我感觉,多数字在格子中占75-80%的比例就是合适的,一般上部稍留出天,下部稍空点地,左右适度留出余地就可以。另外,还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:

1、要根据字形来确定大小。一般字形大、笔画多的字,可以写相对大、占格满一些,但不要写出格外;字形小、笔画少的字写小一些。

2、楷书一般没法讲究章法。但楷书的章法是可以通过字的大小来调节的,一般一个字的前后左右要避免重复大、或重复小,尽量写得有大有小,参差变换。

3、如果一行或一列中连续出现笔画多、或笔画少的字,无法避免重复出现大或小的矛盾,则可以空格调节。但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,有时也要提前规划一下才好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楷书字体上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楷书字体上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yuanhui188.com/post/24014.html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